無論是從時代展開看來,仍是從人們的需求來看,農產品冷鏈物流都有著很耀眼的展開遠景。
但時至今日,即便在國家多次出臺政策支撐的情況下,農產品冷鏈物流的展開卻依舊緩慢,原因安在?
一、鮮活農產品經過冷鏈流轉的比例低
依照規劃提出的“十二五”時期展開政策,到2015年,我國果蔬、肉類、水產品冷鏈流轉率別離提高到20%、30%、36%以上,可實際情況是:現在,我國蔬菜類產品進入冷鏈體系的比重只要5%,肉類15%,水產品23%。
二、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不完善
《農產品冷鏈物流展開規劃》中有兩項使命均提出要完善冷鏈物流體系,由此可見一個完善的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對其展開的重要程度。
我國是一個農產品生產和消費大國,建立健全的冷鏈物流體系,可以讓冷鏈物流網絡高速工作,各節點銜接效率得到很大的發揮,從而有用延伸生鮮農產品保存期、保證新鮮度、堅持營養成分,為消費者供給安穩、新鮮、營養的農產品。
三、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展開滯后
第三方冷鏈物流,指冷凍冷藏生產經營企業為集中精力搞好主業和節約本錢,把原來屬于自己處理的冷鏈物流活動,以合同辦法托付給專業冷鏈物流服務企業。
一起經過信息體系與冷鏈物流企業堅持密切聯系,以到達對冷鏈物流全程處理操控的一種冷鏈物流運作與處理辦法。